职场好文网 >调查报告

健康史调查报告范文6篇

只有认真记录调查报告,我们才能记录下自己的工作情况,调查报告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都要保持真实准确,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健康史调查报告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

健康史调查报告范文6篇

健康史调查报告范文篇1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国颁布的《幼儿工作规程》,明确地把培养幼儿自信心作为重要目标,为此我针对幼儿自信心发展的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对许多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的信心不足的问题。以下是我这次调查的一些情况。

一、调查的一些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xx年9月20日到11月20日

调查地点:重庆市开县敦好镇桃溪小学附属幼儿园,正坝小学附属幼儿园

调查内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种种表现和原因

调查形式:采访部分幼儿老师座谈会,走访家长,听课和幼儿一起游戏等。

二、幼儿自信心不足的种种表现和原因

通过对许多幼儿的观察与了解,了现绝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信心不足,问题和形式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自信心不足的种种表现

依恋父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惧怕陌生人。上课时不敢或很少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回答问题时手足无措,声音轻。不敢主动要求参加活动或其他小朋友的游戏;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过程缺乏自信心,经常要求成人的肯定,“老师我做得对吗?”“老师是不是这样?”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害怕与别人相比,特别是被别人笑话。;不敢主动地与小朋友交往,常常畏缩,退缩、回避,独处或独自游戏。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强的小朋友后面,听众他人的安排;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回避、容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的或有挑战性的新活动。

(二)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有因有很多,我通过访谈调查,发现成人过度的包办代替、过多的接受外界否定评价、教育方法的不当,是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因素。

1、过度的照顾

幼儿期,是孩子们学习各种技能,培养幼儿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外界各种大量的信息无时无刻地刺激着幼儿生理,心理上的机能,不断促进其功能的运转。而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溺爱、娇惯孩子,事事包办代替。有的孩子做事太慢,或反而给自己惹麻烦,大包大揽;有的过分偏重智育,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的孩子被同伴欺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忽视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正常需求,导致孩子对新环境感到陌生、不安和无助。许多老师也有同样的行为,认为孩子是弱小的,需要我们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尽自己所能为幼儿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处理能力、游戏能力、而且缺乏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与人交往、缺乏独立性、依赖他人,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而形成自卑。

2、过多否定。

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缺乏独立性,他们更容易轻信和接纳成人的评价,而不少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排斥孩子。由于爱不正确的儿童观和观的影响,成人习惯地认为我们给予孩子的都是合理的、正确的,而孩子应该是无条件地接纳我们的给予。于是要求孩子事事听从自己的安排,“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动,你会弄坏的。”“你不会还小呢。”用这种毫不遮掩的态度来怀疑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高地要求也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很多父母由于自己志愿未能实现或是社会潮流的影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孩子由于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难以达到成人的高要求,为此受到批评、否定甚至训斥,这种经常性的挫折感和消极否定,会使幼儿产生已不如人的感觉,得不到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验,反而使他们经历失败走向自卑。

3、要求太严格

很多老师由于爱教育观、自身教育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教育活动时,不考虑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对全体幼儿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使许多能力弱的幼儿经常不能达到设定的目标,缺乏成功体验而经常体味挫折感,另外有不少成人习惯性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以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如“瞧亮亮画得多好,看看你画些什么呀!”“人家有八颗五角星,你才三颗,真让我失望!”“看小朋友都去玩了,你也去呀,这孩子什么都不会。”这种比较会使幼儿认为自己有很笨,很差,怀疑自我的价值,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三、如何增强幼儿自信心的一些建议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我的充分认识,它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尤其是幼儿自我评价水平密切相关,自我评价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所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一)给幼儿以鼓励和肯定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善于鼓励幼儿,“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鼓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至3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与激励。因此,对于幼儿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予热烈的赞扬。正确的表扬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减少心理紧张。其做法是对事不对人,要对活动过程中孩子所作的努力进行评价,让幼儿明白真正值得表扬的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贴上“好孩子”标签。例如:“当孩子主动地向老师或客人问好时,正确的表扬应该是:“你真有礼貌!”而不是”“你真是个好孩子!”其次,表扬要诚心诚意,不要参杂批评的成分,如“今天画得不错,可你不如豆豆画得好。”老师的本意是鼓励孩子的进步,可孩子却觉得老师在批评他。使自信心受到伤害而放弃努力。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成人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点,特别是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关心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让孩子从成人的赏识,夸奖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就会觉得“我能行”“我一定能干好”

(二)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

自信心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认识,幼儿时期正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想让幼儿从自身获得信心,感受到自己实力,成人就必须给幼儿以充分的信任,帮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经历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识与评价。如:对身体素质差的孩子,成人要多鼓励帮助,陪伴孩子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对处理能力差的孩子要多给机会练习;对手工、绘画、舞蹈技能差的孩子要耐心指点。使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做一些易完成的事,使孩子有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后再增加难度。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应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进步。即使孩子失败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再试一试,使他们知道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培养孩子能力时,成人不能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锻炼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也不能操之过急而责备孩子,否则对孩子树立自信心不得利。

(三)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

现代情绪理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儿童的阅历和能力是有限的,在许多事情上容易面临困难与挫折,因此,成人一定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切不可拔苗助长。我们提倡的教育方法是重视孩子发展区的需要,提出的要求应是循序渐进的,成人对孩子的期望值要与孩子的身心发展及所处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如发现这一期望值不适合孩子的发展状况时,应及时调整,避免孩子经常处于踮着尖还够不到苹果的处境。因为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丧失信心。

(四)增强幼儿的耐挫力。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怎样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珍视孩子的努力,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要让幼儿明白,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只有不断战胜困难的人,才能进步。如有的孩子遇到失败只会伤心难过,这时成人要主动接近他,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通过其他补偿方式来弥补弱点以获得自信。有的孩子智力发展一般,但社会性发展较好,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成人要帮助他们发扬长处获得自信。成人还要教育孩子看到自己和他人各有长处,当自己获得成功时要关心帮助弱者,当自己失败时也不自卑。成人要经常展示孩子的强项,使孩子获得自信。

四、调查后的一点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我自己也受到了很多教育,我认为自信心真的是一种动力,可以推动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自信心是一洲新绿,散发着勃勃生机;自信心是一面风帆,鼓动理想之舟抵达胜利的彼岸。如果家长和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教育孩子,从小为其播下自信的种子,那么交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获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健康史调查报告范文篇2

一、健康检查结果

我校共有43名幼儿,参加此次体检的幼儿有43人,体检率达100%。镇卫生院对体检的幼儿进行了身高、体重、心肺、血色素等检查和营养状况评估,查出咽部工肿大10人次,总患病率达23.8%,各项检查正常幼儿33人,占总人数的78.6%。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膳食结构搭配不合理。

2、农村幼儿保健意识差。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膳食结构搭配不合理。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独生子女和二孩家庭增加,大部分家长对小孩过于溺爱,没有合理的调节幼儿饮食,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习惯普遍,导致食欲减退或偏食,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龋齿发生率达20%。

二是农村幼儿保健意识差。据调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技术水平不足,农村家长缺少幼儿保健意识,特别"留守幼儿"营养状况差尤为明显。

三、对策与建议

综合我校目前的情况,可按"四个强化"加强幼儿营养不良防治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是强化宣传,加强幼儿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大对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幼儿营养知识专栏、开展现场咨询活动、举办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等方式引导广大家长避免过于溺爱幼儿,增强营养健康知识。

二是强化指导,大力推广平衡膳食。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育儿知识讲座,聘请专业医生对家长科学育儿进行指导,以增进幼儿的体格、智力发育,为未来储备体智双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是强化监测,在幼儿园定期开展幼儿体格检查登记。学校要把幼儿体格检查登记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中。

四是强化控制,建立健全幼儿健康监测与控制的长效机制。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卫生经费的投入,强化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卫生保健服务质量。

健康史调查报告范文篇3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途径,也是人可塑性最强时期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教育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教育的影响先于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在幼儿发展中有特殊的地位、作用,是幼儿教育机构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高幼儿家庭教育质量成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本园幼儿家庭教育的情况,针对家长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别,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影响做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xxxx幼儿园儿童100名(大、中、小班)

2、调查时间和地点:20xx年7月—9月

3、调查手段:采用问卷调查

4、调查内容:家长基本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基本情况(调查显示)

(1)教养者:母亲占65%,父亲占30%,其他:5%

(2)教养者学历;大专毕业占40%,中专毕业占30%,高中毕业30%

(3)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有20%的是以三代家庭

2、大专、中专、高中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家庭由于家庭背景和父母素养及环境的差异,大多数家庭都认为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的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还有许多家庭认为时间和精力不足,与家校沟通不够,教育观念的冲突,两代家长教育的不一致。

(1)经调查显示,有绝大多数家庭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大专、中专、高中家长看法有显著的差异。

(2)经调查显示,大专以品德为主,中专高中以知识为主。

(3)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家长主张对孩子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教育,大专、中专、高中家长对民主平等观念有差别的。还有许多家长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持有很明显的比例,大专家长占37%,中专家长占20%,高中家长占20%,这说明许多家长又要给孩子民主平等,又要有制约性的教育孩子,这就是新旧观念的矛盾,也是我们家庭面对的问题。

3、大专、中专、高中家长在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1)教育方面:家长在保证让幼儿吃好及有病得到治疗的基础上,有70%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有85%的家长都有非常注意儿童的生活有规律性的培养。还有78%的家长都鼓励幼儿通过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其余的家长则由于周围环境的安全因素而不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在调查中发现,有90%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是“民主平等、表扬鼓励、耐心说理、正确的教育指导”。但是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还有45%的家长认为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关在家里不许出去”等。这就说明了,还有一半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

(2)德育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82%的家长重视幼儿礼貌教育,也喜欢鼓励幼儿自行交往。在交往中鼓励幼儿自己解决交往中的问题和争端的大专家庭明显低于中专、高中的家庭。

(3)智育方面:经调查结果显示88%的家长重视智力教育,同时家长都很注重幼儿专业能力的培养。经调查结果显示,大专家庭以绘画、音乐、外语为主,中专家庭以音乐、舞蹈为主,高中家庭以其他的为主。

四、结论和建议

1、调查中发现的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而教育的方法简单,这种现象,中专、高中的家庭占到65%,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普遍对孩子期望过高,在管教孩子方面显得束手无策,重视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忽视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对孩子不够信任,未能正确全面评价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不满时往往采取简单消极的教育方法,如责骂、非难、侮辱、体罚。在不良的教育方式中长大额定孩子较易出现如依赖、退缩、恐惧、软弱、撒谎、攻击、急躁、自卑等情绪与行为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2)许多家长在对孩子教育中缺乏正确的管教孩子的态度与方法。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孩子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不少家长自己认为是“爱”孩子、“关心”孩子,但孩子感受不到这份“爱”,这份“关心”;不少父母正在认认真真地做伤害自己孩子的事,从而也易产生一些溺爱孩子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大专家庭中较多,调查显示在三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的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甚至父亲和母亲有时也不统一。

2、对策

(1)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和根本的任务,就是十分重视子思想品德教育。许多年来,应付教育的弊端在家庭教育中的突击反映就是“重智轻德”。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把是否学习好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把辅导、扶助孩子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对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其结果,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甚至是智优德劣的孩子。许多家长为孩子付出的很多,但是由于不懂教学规律,不了解教学内容和方法,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家长必须先懂得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各方面素质,注重对孩子做人的教育,为家长发挥自身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独特功率提供了相当广阔的领域,也进一步明确了家庭德育方面的重点。

(2)强调个性教育,重视每个受教育者个性发展,促进其潜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开发。个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主体意识、创造性能力和谐、完整个性。譬如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因此在这方面,家庭教育明显的优势。因为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突出特点之一的就是有鲜明的针对性,尤其在健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是家长多于孩子,教育者多于受教育者,家长对孩子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教育。这就不同于学校里的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更难了解学生的长处、短处,孩子的思想,情绪变化。所以我们的父母要认真研究,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自己动手做事的能力等。在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给孩子充分的表现自己,体现自我实现的机会。这就要求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这一优势,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能。

(3)父母亲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父母亲学习不仅包括教育知识的学习,还应包括做人的学习。父母亲在孩子面前要注意一言一行,给孩子起到一定的作用。父母亲应学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对于孩子成绩的肯定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无形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会不断地做好,这样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不仅要参与孩子学习,还应更多地与孩子一直进行其他活动,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好朋友,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健康史调查报告范文篇4

此次活动以社会学院历史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查目的,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报告从有效问卷采取抽样的方法,选取20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一,学习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第33题将下列几项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学认为,学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再如第29题上大学后,你觉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么?其中33%的同学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由此可见,大一学生在学习上急需得到指导并寻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二,业余生活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同学感觉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其中56%的同学在第3题你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中选择在业余时间上自习或听课,与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学选择上网玩游戏或谈恋爱。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同学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

三,经济生活

如今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在第6题你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中,有67%的同学基本够用,更有11%的同学有剩余,与此同时,在第7题中你认为每个月生活费对自己是否是一种负担,造成心理压力?有60%的同学认为没有压力。以上都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经济生活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情况明显下降。

四,人际交??

人际交往问题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第33题,请将以下几项所带给你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学认为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而在第8题,与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独或失落吗?有79%的同学选择是或有时是,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样,在第29题上大学以后,你觉得最大的挫折是什么?选择不适应宿舍生活的同学占到33%,与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人数相当,这体现了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是与此次调查中同学们反应最为严重的两个问题。

健康史调查报告范文篇5

一、幼儿心理健康现状

在十几年前,“心理健康教育”一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字眼,直到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转轨,素质教育要求实现人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心理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成为教育界及至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在中小学,我国一些学者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目前国内还没有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那样如火如荼,可以借鉴的成果也非常少。

然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却比任何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为必要及迫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稳定发展、家庭幸福的要求。目前,我们正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明、民主程度的提高,我们要接受风险、竞争、高节奏的考验,要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这些无疑对新一代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个体素质的优化,一方面将有力地推动整体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心理素质也可以直接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的发明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现代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呼唤心理健康教育。当前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的活跃,将来就业求职的双向选择,对将来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高的要求。如果在幼儿阶段没有解决好一些心理上的冲突,他们将来就难以适应社会对其的要求,更难面对挑战。

二、调查手段

调查工具包括

a、家长/教师幼儿健康情况调查问卷

b、幼儿心理健康状况问卷

c、家长/教师访谈提纲

三、结论

1、对困难挫折态度

所谓对困难挫折态度也叫自责,就是责备自己。这种倾向走向极端就会过低评价自己,自责、自我鄙视、自我轻蔑。这种状态是受悲哀和忧郁情绪支配的。如果对这方面的症状不尽快地加以科学有效的指导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反社会性格的形成。

①从本质上讲,自责倾向隐盖了人对外在的敌意和攻击,是人在无法实现对外在的敌意和攻击后转而向内攻击的结果。比如:孩子依赖父母-父母严厉惩罚孩子-孩子对父母抱有反感和敌意-这种反感和敌意表现出来时-父母越发严厉地惩罚孩子-此后孩子不能或不敢憎恨父母-孩子失去了憎恨的外在目标-于是憎恨的能量由外转向内部-形成自责倾向。

②另外,老师和朋友的惩罚、批评与指责也能引起自责倾向。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后,被父母、老师和朋友责骂、惩罚,此后,他可能会感到无法生活或者是无法适应现实情况,并因此而对这些人(老师和朋友)产生愤恨与不满,如果这些愤恨与不满得不到顺利的解决,就会产生自责倾向。

2、冲动倾向是指易在某种强烈情绪的驱使下出现带有暴发性或攻击性的话语或行为。表现在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或想死等这种想干危险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观念。

产生冲动倾向主要原因有:

①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些人的冲动倾向,往往起因于生来具有的情绪易变性和激情性。这种冲动倾向与其生物学的神经类型有关。对于冲动倾向特别强烈的人,就必须考虑到其是否属于先天的冲动性和情绪易变性。

②被强烈的焦虑所驱使。比如,在坐立不安无法静止下来时,冲动倾向就会增强。有一些孩子由于反复的人际关系冲突,出现了反复的情感危机,为了避免被遗弃,他们极力与人建立情感关系,而采取了过度的交往方式,使言行带有较强的冲动性。还有一些孩子自我心像(对自己的看法)、个人偏好及目的性不清楚或紊乱,不知如何与人相处,长期感到空虚,并伴有不踏实的焦虑感,因此,也容易有冲动性的行为。

③后天的学习与模仿。有一些具有冲动倾向的孩子,其父亲或母亲的言行也有较强的冲动性。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孩子不自觉地学习和模仿了父母的言行。

④冲动行为的不当强化。有一些孩子在起初出现冲动性言行后,没有受到及时的制止与惩戒,反而得到了某种奖励,因而冲动性行为得到强化,并发展起来。比如,孩子想要某种东西没有如愿,于是,他发脾气扔东西,结果父母不但没有惩罚他的不良行为,反而满足了他的要求,从此,孩子就会习惯于用冲动性行为来达成自己的愿望。

大多数学生的冲动倾向与焦虑有关,部分起因于生来具有的情绪易变性和激情性,或与学生外向性格等遗传因素有关。教师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指导孩子与人交往的方法,在行为上设定清楚的界限以防止冲动行为的不断强化,并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

健康史调查报告范文篇6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实习过程来看,通过和同学们的接触,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心里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不善交际,有厌学的思想。而学生的健康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而我们的中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智育的过程中要更家注重学生的心里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中旬,在安康市五里镇这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很多学生的成绩特别差,通过观察发现好多学生他们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和奶奶,缺乏父母关爱,性格孤僻,不善交际。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的目标

1、学生的学习心里健康状况

2、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的特点

3、引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成因及对策

二 )具体的方法

通过学生问卷的形式,主要对他们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的需求和学习的目的四个方面来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6份,实际有效的为50份,接近理想的目标,接近理想的样本数,具有可操作性。

三、调查的结果

对学生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反应了许多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学生无法抵制来自网络的诱惑,以及各种社会问题。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的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学生认为学习可以改变自已,提高各方面的素质,2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考上好大学,16%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以后干什么,对自己未来没有考虑过。另外一方面,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与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学历高的比学历低挣的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显示,64%的学生对学习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2%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另外,90%的学生不喜欢学英语, 认为英语作用不大。大部分人喜欢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与实际比较密切的。

3、学习的需要

每个学生都有特长,而且大多数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大多数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4、学习的目的

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目标,考上一个好大学,少数的学生暂时还没有考虑。

(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

现在的学生心理与以往学生的心理有明显的不同。

1、教育价值的需求多样化

大部分人认为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以掌握基本的生存必要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的教育价值观趋向于功利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教育与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由于中学生的价值观还尚未成熟,他们的认知,

判断能力都还不稳定,相当一部分的 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比较迷茫,其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从而对考大学失去信心。 还有学术性较强的课程不能瞒足他们的职业需求,使许多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思想。

2、学习的需求多层次和多目标

在调查中发现,在学习基础、学习目标、对未来的期望的差异,使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产生了不同的需求,高中后准备就业的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而想考上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而且要很优秀,学业成绩达到上等的水平。

3、学习目的明确,但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调差显示,大多数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存在着不协调性和主观性,有很多学生知道就业很难,但在实际的学习中表现得不积极,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学习目标很明确,但是思想和行动上出现不一致,学习不积极,呈现出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说明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严重的不协调性和主观性。

四、学校的老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里健康的教育。

一、教师应该有健康的心理而且具备一定你的心理健康的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2016大学生体育运动调查报告)程师,教师的言行、举止、行为对学生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但具有很高的教育业务水平,而且 应该

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同时,教师还应该 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心灵的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应给与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学生也只有在老师的真心、真情、真爱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积极的投入学习生活中。

二、关心学生的心理,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作为老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但是要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有难度的。其实,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首先跟家长取得联系,不然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提高教学的有力保证,而且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证。教师要主动通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中学生的合理需要包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安全、交往、和爱的需要,还有尊重的需要。这些合理的需要如果没有满足,那么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成长。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教育的功能,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帮助他们来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抵制不住诱惑,很容易走错路。这就要求老师给与治疗和指导,是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四、心理健康的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老师共同参与,教师不仅为学生传授

知识,还为学生做好榜样。做好这一点,教师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1、教师尊重学生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要讲诚信

教师应该如实的向家长说明孩子的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教师用做到客观。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当一名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即将走向教师岗位,我们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膳健康教育工作计划6篇

2023医院健康工作计划参考6篇

中学生健康心理演讲稿6篇

健康工作计划与总结6篇

中班下学期健康工作计划6篇

健康教育促进医院工作计划6篇

2023健康调查报告通用5篇

2023年健康促进医院工作计划6篇

健康促进医院工作计划6篇

2023年村健康工作计划精选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908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