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体会的意义在于分享个人的观点,深刻的主题会给人以更多启发,为了心得体会能够写的优秀,大家一定要实事求是,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向炜事迹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向炜事迹心得体会篇1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青春是绿色的河,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这是一首歌的歌词,很喜欢。听着于漪老师那时而舒缓时而又激扬的陈述,这个旋律开始不停地在耳边萦绕。
心想,在于老师心中,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一首歌。
于漪老师说,爱,是教育的全部。
于漪老师还说,做了一辈子教师,却越来越感觉到的是一辈子在学做教师。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听着于老师讲述自己一生的教育,心中不禁汗颜。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已经不错,总是埋怨教师的心酸和辛苦,总是抱怨学生的调皮和笨拙,而一个老人却说自己的一生在学做教师。这样的反差究竟来自于何处?这是我在心中不停追问自己的问题。
突然再次看到梁衡评价居里夫人的那句话:"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行,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永恒的美丽。"
我想,于老师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境界。
我想,她首要的或许是真。
于老师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陶行知老先生所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然于老师也正是用自己的实践来诠释这句话。于老师并不是所谓的"科班"出身,但凭借着为人师的一份良心,为了教给学生更好的有用的东西,自己不断学习,探求知识的真谛,寻找真实有效的教法,不搞花架子,不学花名堂。这份执着不就是一份对知识的真切渴求,不就是对学生的真心付出吗!最后,于老师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明白,"真"其实永远在追求之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就会有着不同的教育。正是这份明了,让于老师真切地体会到自己的`所知竟是如此的短浅,自己需要学的竟然是许多许多。我想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于老师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感悟。
其次,于老师一直在追求着善。
我们总说,真和善总是很难融合,我们有句俗语叫做善意的谎言印证着二者的难以统一。但在于老师身上二者有着高度的统一。因为于老师已经洞悉了真和善其实是相对的概念。从她的很多的故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信息。比如,对于学生,于老师当严则严,这是真,但永远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并不辞辛苦地帮助学生改掉自己的缺点。给他们以宽容,不放弃,不鄙弃。用爱来感化每一个学生,这足以融化金石的爱就是善的集中体现。而正是严中有爱,从而达到了真和善的完美统一。
美并不存在与具体的事物或结果之中,她往往在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呈现,她更多的是在追求真和善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于老师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可以做的是来做,并认真去做,用一颗爱心关注学生,用一双慧眼关注教育,用责任之心感受社会。
于漪老师就是用这样的真和善呈现着教育的美,用真和善诠释着教育这首歌,也许有心酸,甚至泪水,但在一条河的转弯之处,欢乐在缓缓地流着。
向炜事迹心得体会篇2
大梨树村从1.6万亩荒山秃岭变成“花果山”、穷山沟变成国家4a级景区、贫困村变成村集体总资产超4亿元的新农村……是谁促成了这一次次的“华丽转身”?是毛丰美,辽宁丹东市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实干、苦干、巧干,是她的标签。
日前,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毛丰美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向毛丰美同志学习。笔者认为,毛丰美同志是用他的爱民之心、脱贫之意志,“一心一意”地成就他一生的事业。
一心:爱民之心。因为爱,所以他总是在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不管本地外地都管到底;因为爱,所以他带领群众发扬“干”字精神,为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开荒山、种果树、搞旅游、建市场、办企业,做到“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因为爱,他“廉”字当头,淡泊名利,一心为公,绝不乱花群众的一分血汗钱;因为爱,他在病重期间还念念不忘农民的事,把一生献给了大梨树村。
一意:脱贫之意志。“党的方针政策里就有好日子”,这是毛丰美同志始终坚信的。正是因为这个信念,毛丰美同志坚持在党的大政方针中找机遇、抓机遇,立志带领大梨树村群众脱贫致富。脱贫的意志,鞭策他带领群众进城经商办企业;鞭策他带领党员、干部治理荒山20多座、建成2.6万亩果园;鞭策他发展东北农村特色乡村旅游;鞭策他创造出大梨树村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2014年社会总产值14.2亿元、村集体收入2000多万元、村集体资产4亿多元、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毛丰美同志“一心一意”为人民、为党、为国家的成果。毛丰美,他在乡亲们心中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是广大共产党员一生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的政治品格、实干精神、为民情怀和高尚情操,才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向炜事迹心得体会篇3
“学高为师身为范,勤奋乃能向乾坤”这是在大学时代我的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有严格的约束自己的能力,同时勤奋好学。真正踏上教师道路之后才发觉这句话正真内涵。在学习《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之后,在“身正为范”的层面上我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你得到的将是尊敬,而不是其他。”学生尊敬老师并不是唯唯喏喏而是有自己独立见解,尊敬更多是在人格意义上的尊敬而不是不可以与教师平等探讨问题。教师对学生也要做到彬彬有礼,切忌训斥学生。所以如果教师犯了错误也应该开诚布公的向学生道歉,老师如果冤枉了学生就更要在所有同学面前为他澄清,不能用老师的威严来“镇压”学生不服气的情绪。处理学生关系,要多动用我们的智慧,课堂上多多表扬、赞扬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师生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勿使用不能实施的威胁语言,否则将会言而无效。”学生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和仿效的标杆。教师采用不切实际的威胁语言会让学生对教师的威信产生不信服的情绪,教师威严的折损,需要教师花上大把的时间才可能挽回,对孩子而言,教师并不是指某一个人,代表的.是一个群体,会对他以后的学生生涯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言传身教,传的是知识,教的是品质,教师的师德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最原始的影响源,教师像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完善人格,培养良好的品德,教师正气,才会教出正直的孩子。
向炜事迹心得体会篇4
学习了__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先进人物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两位先进人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我们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们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两位先进人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们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两位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他们为公司、为企业踏实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炼他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一是要务实,就是要知实情、说实话、想实招、求实效。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标准。二是要勤勉,就是要发扬“老黄牛”的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兴夜寝,殚精竭虑。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挑重担,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
__和熊波两位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两位先进人物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向炜事迹心得体会篇5
近日,一篇新华社发布的文章《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受到广大党员干部转发、学习、致敬。仔细阅读了全文了解了您奋斗的一生,22年工龄,25年党龄,您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忠诚担当干净,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好公仆形象!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读懂您的无悔选择,坚定我扎根基层的信心决心。品学兼优的您大学毕业后,没有留恋城市的繁华,而是直奔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风沙大,交通不便,吃住条件艰苦,对您是不小的考验,但您是不怕吃苦的,把这当作小小的磨砺,打心眼里愿意扎根基层,也正是这种热爱,让您走遍了全省一大半村庄,足迹见证了您的坚守。回想起去年我快毕业的时候,面对大城市央企的offer还是家乡的选调生,我也犹豫过,怀疑过,惆怅过,但最终我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如今我已经在村锻炼一年了,期间“酸甜苦辣”俱全,可谓是味道十足,但每一种味道里细细品味都蕴含着一次次成长、一次次蜕变、一次次“满足”。基层苦吗?有点,确实周围附近没有繁华的商业圈;但甜吗?很甜,甜在心头,“毛毛到我家吃午饭嘞”,“你办事我放心”,在一声声夸赞中“迷失”自己。
读懂您的实干担当,坚定我敢闯敢干的奋斗姿态。“休息二字好像与您无缘,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这一路来您始终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不畏高寒、不惧缺氧,深入一线、解决堵点,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让3200余名村干部走进校园;大力抓村集体经济,让青海省全部的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实现“破零”,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60.9%……许多工作,都能见您的身影。在这一年里我切身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纷繁复杂,但我却愈战愈勇,敢啃硬骨头、勇挑重担,在防“疫”防汛一线留下“不胜不归”的身影、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上留下拼搏奋斗的身影、在解决群众的“家长里短”中留下“一心为民”的身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绘就青春画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读懂您的一尘不染,坚定我永葆端正的党员本色。一尘不染是对您的高度评价,您为人干净,做事坦荡,对待朋友“清心寡欲”,对待家人“不开后门”,对待下属严管厚爱,对待“小人”如履薄冰,始终保持清风正气。“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作为从政“新人”,我当继续强化政治理论、红色__的学习,烧旺理想信念之火,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学深悟透党章党规党纪,严守纪法规矩,时刻自重自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经得起“灯红酒绿”的考验,抵得住“糖衣炮弹”的攻击,绝不踩“红线”,碰高压线,守住早节,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广大年轻干部必将您的精神持续传承下去,接过奋斗的接力棒,在时代洪流中奋楫前行,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
向炜事迹心得体会篇6
“当代愚公”“时代楷模”简短的几个字,却道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简单的一串数据: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誉为“大发渠”,看到的是他在百姓心中的认可和千金难买的份量。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爱民至深、为民至诚,始终把群众装在心上,事事想着群众,以“时代楷模”书写着一个大的“干”字。
共产党员,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是简短的几个字,更不是一个动听的称谓,它的性质在于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它的义务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无疑,黄大发的“干”字精神,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展示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克服困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坚强意志,不愧为“当代愚公”。
有道是“立功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做任何工作、办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恒心和毅力,都要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而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能够吃苦耐劳是最起码的素质,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了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从始至终历时30余年,从黄大发的身上感悟到的是当代共产党员信仰坚定、品德高尚、心系群众、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情怀和风范;感悟到的是实干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着实不愧为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其实,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杆秤,它能称量出一个村干部干得好不好,工作出不出色;能称量出对惠及群众的事是不是真心办;能称量出所办的事是不是热点难点问题,是不是暖民心、管长远的事,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能称量出村干部是不是解群众之所想、群众之所盼、群众之所求、群众之所怨。说到底,能否让所管辖的村民日子好过,由贫穷变富裕。那么,这样的村干部才会受农民欢迎,才配得上响当当的“当代愚公”称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或许黄大发只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一员,但笔者相信,只要如贫困地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所言:要紧密团结在以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不变的担当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那么,定能把“干”的精神传递给党员干部,感化周围的人,慢慢滋润着整个社会,从而涌现出更多的“时代楷模”。
向炜事迹心得体会篇7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满噙热泪、深受触动,由衷倾慕这样一位年仅30的年轻的扶贫干部不分寒暑春秋,不管刮风下雨,常年奔波于县城与村庄,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年轻共产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当年,魏巍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真实记录了解放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今天,我认为扶贫干部也可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融入贫困大众,唤起千万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必胜信念。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不忘初心。黄文秀硕士毕业后,本可以留在条件更好的地方和单位工作,享受着更好的待遇。可她却选择了回到家乡,回到村里,为乡亲们服务,她在白坭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从一名扶贫新手迅速成长为扶贫能手,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爱岗敬业,奉献青春。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品质,体现了共产党员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牢记使命。黄文秀在第一书记任上,始终心系广大群众,在服务社会和全心全意为家乡人民服务中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在入户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她卷起裤管,撸起袖子帮贫困户收拾房间,扫院子,有的村民一次不让进,她就去两次、三次,家里没人她就去田地里去,边帮村民干农活边聊天。她实地勘测村道,跑项目,做方案,全程跟踪实施;她带领村民学习别村的种植经验,结合山里实际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她计划在村里办个幼儿园,联系母校的师生来调研,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我们要接力黄文秀继续前行。目前,脱贫攻坚进入了决胜期,实现贫困人口如期全面脱贫,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要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向黄文秀这样的扶贫干部接力努力,贫困不是一天产生的,当然也不可能一天就根治。她的年龄虽然定格在了30岁,但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征程,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扶贫工作中,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有以身作则,树立为人民服务、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我能深刻感受到黄文秀同志崇高的理想、执着的信念、奋斗的青春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农村基层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她在第一书记岗位上所做的一切,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学习其将青春献给祖国,将生命与热血献给祖国的脱贫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要结合自己的使命和担当,给合我们自身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向炜事迹心得体会篇8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优秀医师事迹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