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得体会当中我们能够记录自己的感想,将写作框架做好梳理构建,我们才能写出有条理性的心得体会,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秋心得体会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秋心得体会篇1
儿时,中秋节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当中秋之时,全家一起在院子里赏月,那时住的都是平房,旁边有个小菜地,菜地边上种了很多桂花树,空气中弥漫着桂花和青草的气味。记得母亲谈的最多的就是那个古老的故事,月亮上有棵桂花树……,然后工科出生的父亲就来纠正母亲的观点,教育我到月亮上什么都没有。所以儿时的记忆永远是最美好的,每次中秋心中总有一份快乐和希望,希望明年的中秋早早到来!
长大以后,感觉过节的气氛越来越少,还曾记得自己第一个不在家过的中秋节,就是刚读高中之时,那时候家离学校相当远,中秋又不在周末,所以当老师说了句回家团圆去吧,我只好独自和住校的朋友一起去了食堂,其实那个时候的心情还是蛮难过的。然后对中秋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完全可以忽视了,唯一的记忆就是大3那年我逃了2天课提前回家过中秋的那个场景。只是感觉月饼越来越好吃,包装越来越精美,过节的传统却在一天天淡化。
在国外每当中秋来临的时候!“亲情”二字对于异乡的游子来说,在这中秋之夜,理解得就更为深刻了,思念家乡,思念父母的那种感情真的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同时也让我体验到了祖国的温暖,孔子学院和驻宋卡总领馆总是把我们聚在一起联欢一起吃饭!每年致辞中,孔院马院长总要发表下一些感叹,大致意思是国家对你们真好,这些月饼都是空运过来的,一定要学成回国!饭毕,就开始品尝从北京运来的月饼(还是蛮高档的),可以拼命吃管够(其实每个人最多1块),吃不完还能拿回去分给泰国朋友!有时候孔院也会邀请华人华侨,他们总是带很多榴莲,红毛丹,山竹等水果这些都是多得吃不完的……!现在回忆起来还是特别的温馨和感动!
如今的我已经回国,只是还在工作的道路上比较迷茫,去年中秋是回国后第一次和家人一起过的,母亲特别高兴做了一桌子好菜,过节的气氛仿佛又重新找回来了一样!
中秋心得体会篇2
这次活动无论是从设计还是流程都很完美,能够调动起孩子和家长们的积极性。让宝宝们和家长们互相配合,共同动手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水果沙拉,家长们千思百异,制作的水果沙拉也各有千秋。
以制作水果沙拉为主题的”团团圆圆中秋节“活动于9月28日在__幼儿园成功举行了,家长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活动,这体现了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关注以及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宝宝们感受一下在这个大家庭中和小朋友们一起过节的氛围,感受团结的力量,同时教育孩子们有好东西要先分享给爸爸妈妈。
这次活动尽管有很多闪光点,但也有很多瑕疵,由于人比较多,家长们比较兴奋,使得开始现场比较混乱,活动没法继续进行,经过园长和主持人的多次提醒后活动才慢慢步入正轨,得以进行。
活动结束了,家长们离开了会场,看着满地的垃圾园长心情很复杂,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们要爱护环境,而今天家长们当着孩子的面儿这样做,孩子们以后会不会效仿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希望我们以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家长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最后针对这次活动我们采访了几位家长,家长们都说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能很好地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增长孩子的知识,教会孩子要感恩,要团结,希望我们以后能经常举行这样的活动。
无规矩不成方圆,希望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朋友们以后都能自觉遵守我们的纪律,爱护我们的环境,给我们这个大家庭所有成员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中秋心得体会篇3
中秋节前,一家网站发起一项“中秋过节回家吗”的调查显示,选择回家的占45.5% ,不回家的占54.5% 。接受调查者过半是20至25岁的青年人。对于那些因工作、学习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请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思念吧。
中国当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有流动人口超过2亿。人口流动越频繁,越需要情感纽带将人们凝聚起来。在这个流动的时代,很多年轻人在异乡打拼而不能守在年老的父母身边,也有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将儿女留在家乡。中秋节,就成为一个流动时代的情感枢纽。因为中秋节,很多人将听从亲情的呼唤,而尽可能踏上回家团圆的旅程。
亲情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在现代社会中,亲情也是人与人彼此之间互相信任和关切的一种过程。于是可以理解,为什么这几天走亲访友会令交通拥堵陡然加剧,为什么都说“月饼不实在”却依然卖得红红火火,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发几条手机祝福短信。
“流动时代”的中秋节也在考验公共政策是否“贴身”,是否为中秋节的感情传递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每一个中秋佳节里,家庭团聚的路径,其实也是这个社会良性治理的路径。我们的公共服务机构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令每一个以温暖为归宿的人也温暖在路上。公共政策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适应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实,既要加快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硬件瓶颈,更要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加强应急处理的能力。
这几天,许多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拥堵都愈加不堪。假期中,又有无数的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踏上返乡之旅,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又在承受着空前的出行压力。但愿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能发挥作用,别让人们在拥堵中度过中秋节。
这是一个人口流动空前频繁时代的中秋节。这样的中秋节别有一番滋味。
中秋心得体会篇4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园,游子之心看圆月。
月到中秋格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家家吃饼赏月,喜看中秋圆月。我堕入了深思……
“云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灯。”
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总结出来的气候阅历,从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浪费145天左右的时刻,中秋这天的天气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今后145天的天气变化和规律,中秋若不能见到月亮,元宵节下雨的机率就很大,影响着春节后第一个严重节日的欢庆气氛。至少在南方的大局部地域是这样的气候规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圆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以前照古人。”
古人是没有眼福来看明天的月亮的,当然就不知道明天的人的所作所为。可我们却知道明天的月亮以前照过古人,并从明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给我们中华民族发明的伟大成就。四大发明、唐诗宋词……
中华五千年的绚烂都是明天的月亮照过的,我们看着这个以前照过古人的月亮,看着我们中华民族以前的辉煌,我们自鸣自得,引以为民族的自豪……
多少年以后;当我们也成为古人的时分,多少年以后;当我们的先人也在那时的月亮上看到我们时,我们也能让我们的先人为我们去自豪吗?我们又为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中秋心得体会篇5
今年的九月十四日――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小时候在农村,每逢中秋节,母亲会在院子中间设一圆桌,上摆月饼、苹果、核桃、大枣等“献月亮”,给屋中诸神焚香膜拜完毕,然后才准许我们姊妹三人吃月饼。那时我的爷爷还在世,母亲会挑选掉渣少、最圆的月饼(水晶饼)最大的苹果交给爷爷吃,我们三个“馋猫”会将剩下的吃货一抢而空,各自带着“战利品”找一有利地形狼吞虎咽起来,母亲默默的将圆桌收回归位,站在一边乐滋滋的看着我们三个“消灭”吃货。那时家里比较穷,中秋节的物品就这几样已经算很丰盛了,月饼就是水晶饼,虽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可是我回想起来还是会流口水。
时过境迁。我们姊妹三人已长大成人,分别已跳出农门,在离家不到100公里的城市工作。又到中秋节,虽说儿子无人带,但研究到父亲一人在家,给母亲准备了一些物品催促其回家与父团圆。母亲临行前千叮万嘱必须把小孩管好,让我们不要乱花钱,她回家随便有点东西带回家就行,爱子之心让人心酸。父亲因腰椎不好做了手术,赋闲在家,天气变化感觉极为明显,但电话问候时一向说“好着呢”,偶尔回家探望时也拒绝我们给他的零花钱。此刻我也为人父,想起自我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父母无私的爱伴着自我一向至今。我上初中时父亲还在公路上上班,每一天5点钟起床,给我做好饭后骑自行车就去上班。每一天是迎着朝阳去,伴着月色归。虽然每月仅有30元工资,但会给我6元左右的零花钱,让我想吃啥买点啥,生怕我饿了肚子。我上中专后,父亲会足额给我生活费,还经常写信鼓励我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缺钱就给他写信(那时没有手机,家里也没有电话)。每临节假日,他会提前买好多好吃的菜、肉,亲自下厨给我做香喷喷的饭菜。收假之时,他不顾劳累,骑着自行车翻越沟坡16公里送我坐返校的火车……
又是一年中秋节,我和媳妇、儿子一块在城里过中秋节,父母在家里肯定想起了儿女,而我们做儿女的是否会想起父母呢?想起来又让人心酸。父母操劳一生养育我们成人、成家,我又为父母做了多少呢?作为家里的老大,我会作出榜样,让父母下半辈子过得开心、幸福!
中秋心得体会篇6
相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记得这个中秋节。虽然没有和家人共度,但在军训的日子里,和教官、同学一起认真地一遍遍学习军礼拳,吃着学校和学院慰问的月饼,心里感觉很温暖。
被选为军礼拳方阵的一员,我感到很幸运。没能上军晚,却正因此有时间学习军礼拳,不得不说生活总会给我们出乎意料的指引。
教官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帅气的拳法,还有更多。连长告诉我们,要抬头挺胸,有自信有气势;连长告诉我们“如果都管不住自己的小手,那能做成什么?反之,能管住这双手,什么事都能成”;我们军礼拳打得不是很有气势,连长告诉我们要为自己争气,同样是学,为什么不学得更认真呢?……连长身上有种气场,很帅气,很正。军训,我学到的不仅是军姿,更是军人的魄力与昂扬姿态。
收获总与付出正比。军礼拳的马步、弓步,是我们操练了无数遍的动作。流了汗水,却在看着自己逐渐熟悉拳法的时候,不再觉得很苦很累,反而很欣慰。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要继续努力,希望最后会有精彩的呈现。
不止一次地想过放弃。在整整十分钟的军姿训练中,在踢正步的定型训练中,在来来回回不停的分列式训练中,在精疲力竭的晚训中,都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说着放弃。但许是因为好胜心,或许是因为教官不断重复的坚持坚持,每一次,我都选择继续走下去。或许正如教官所言,每次彷徨都是一个分界点,坚持还是放弃往往会走向完全不同的结局。眼看着军训就快接近尾声,只希望在它真正结束的那一天,我能微笑对过去的.军训时光说声再见,说声谢谢,谢谢你给我的成长。
经过队列的训练,我们有幸被选入军体拳方阵,亲身体验学习军体拳的一招一式:弓步冲拳,穿喉弹踢,马步横打,内拨下勾,交错侧踹,外格横勾等十六招。本来以为只要学会了动作,打出气势来就行了,结果自己太天真了:每一个步型(马步、弓步、虚步等)都必须一丝不苟,扎马步时膝盖上要能站人;每一次拳法变换都必须与同学标齐;招式要整齐划一,出拳要虎虎生威,踢腿要迅速有力,精神要斗志昂扬,眼神要凌厉有神,口号要喊得响亮。一招一式间仿佛看回到了古代军人南征北战的时代:大漠黄沙,金戈铁马,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顿时觉得豪气冲天,对我们而言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九月的阳光温润我们十九岁的雨季,举手投足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闪身躲腾挪注定一份力量的凝聚。
第二个在外的中秋节,满满的一天,好充实好幸福。早餐的时候吃着吃着发现两边的室友都睡着了,眼睛肿肿的我睁不开,索性设了个闹钟自己也睡了。中午和室友在食堂感叹一年过得好快,去年的时候还是刚入学的小学妹,还在偷笑学姐晒得好黑,一转眼,自己已然成为了一名历经军训磨砺的黑学姐。
军训已过去大半,不只是越晒越黑,更多的是连队中越来越熟悉默契,对教官越来越信任不舍,同处异乡,中秋快乐。
中秋心得体会篇7
谈到中秋节,人们最先想到的莫过于天边那一轮明月。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又称月夕、八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等。它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古人常借此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自古就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传统的节日习俗渐渐为人们所遗忘。甚至在不少年轻人看来,中秋节的意义似乎只剩下各大超市、各大电商用来促销的月饼,以及那难得的几天假期。对传统节日的“淡化”,让节日中蕴含的诗意与情怀日渐式微,这不是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应有之举。时代在变,传统节日的精髓不能变。我们要充分挖掘其内涵,让传统中秋在新时代绽放更大的魅力。
绽放传统中秋的诗意之美。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诗词中传递的情感,往往含蓄而优雅。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诗意的,非中秋节莫属。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寄思念于明月: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从白居易的“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蕴含的诗意文化和人文情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别具意义、历久弥新。因此,在中秋节不妨多品读这些经典,回归传统文化,在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抵达内心的诗与远方。
唤起传统中秋的团圆文化。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对应的“文化标签”。如果说元宵节对应着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对应着赛龙舟、包粽子,那么中秋节对应的则是“圆”。具体来说即是天边圆圆明月和盘中圆圆月饼。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圆的图样十分契合国人对团圆、完满的审美认知。对中秋的感知与感念,也离不开这份“团圆文化”。也正是基于此,人们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在中秋这一天达到了热潮。这种团圆文化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之中,成为沉淀在国人意识里的生命情调和生命境界,构成了极大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追寻传统中秋的家国情怀。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中秋节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亲情、故乡情,更承载着浓浓的家国情。它以家庭为主体,寓意阖家团圆;以共享为福祉,寓意民为邦本;以和谐为基调,寓意国运昌盛。无论身处天南或是海北,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过中秋节,节日所寄寓的家国情怀都应是一样的分量。几年前,在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欢迎招待会,与侨胞话中秋、诉乡情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这正是他挚热同胞情怀、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是任何“洋节日”都无法比拟的。在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这些寄寓着家国情怀的传统节日更应该传承下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愿中秋节所积淀的深厚文化、蕴含着的迷人魅力,穿越时间与空间,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绽放。愿中秋天上明月圆、月下人团圆、中国梦更圆!
中秋心得体会篇8
中秋聚会节,亲人齐欢聚。儿女回探望,双亲心中喜。美味佳肴备,举杯庆佳节。宴散皆归去,父母忙辛劳。心中多慨叹,提笔留记载。愿与君分享,共醒大家身。
都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每个孩子过生日似乎理所应当他们就是主角,他们就就应幸福的渡过、快乐的享用,如今看来不光是孩子过生日劳累的是父母。其实,依据中国传统,过节就是聚会日,孩子都会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热繁华闹。
一听说孩子要回来了,父母心中那叫一个乐。他们会早早地做预备,想想这个爱吃啥,那个好哪口,一切都尽着孩子的口味,用父母的话来讲,他们任务忙,一年才回来几次呀,回来一次就尽量让他们吃得饱,喝得好。他们的心思全让孩子占据着,做的饭也不论自己的牙能否咬得动,自己的胃能否消化得了,这些他们从不会刻意去想,哪怕是一个闪念也不曾有过。
从清早起来就末尾忙碌预备,手不停,脚不歇,眼还不时地盯着门口,等候着儿女突然就出如今自己眼前喊一声“爸”,喊一声“妈”,这会让他们等候的心更踏实,更满足。为让孩子好好回家享用,他们是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总期望把儿女想吃的爱吃的都搬上桌,这样他们预备时就似乎满汉全席般地把桌子上摆得满满的,盛不下的锅台边,厨柜上也挤挤,再不行就撂着放。从这大样小样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长时刻,费了多少心思,他们有多等候这样的聚会,这似乎也在通知我们自己有多长时刻没回家探望父母了。假定一样菜代表父母的一次等候,那这满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
最后饭菜好了,大家围坐一圏,边快乐地吃着,边开心肠聊着,气氛十分温馨。一顿饭父母只顾得看我们了,看我们放下筷子,他们就给我们夹菜,不让夹还不行,为依从父母我们吃饱了也要硬往肚里咽,由于看我们吃他们就会很满足;听我们聊得欢乐,虽然他们有时会听不懂也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当听众,但只需我们快乐他们怎样都无所谓。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永远无怨无悔地为儿女们付出,永远无私无畏地为儿女们贡献。
酒足饭饱之后,孩子们凑在一同玩乐,剩下的一切都是父母在收拾,虽然有时我们也会伸手帮忙,可总被父母“你们好不容易凑到一块,好好去玩吧,这些活我们俩一会儿就干完了。别把衣服弄脏了,不用你们。”这些看似很充足的理由拒绝了。心中总觉得和自己的父母不用客气,既然父母都说不用了,我们也就不再坚持,就理所应外地去玩了。
一天的辛劳,一天的劳累,精心预备了满满地一桌,最后还是一桌,由于生活好了,大家肚里都有了油水也吃不了多少,父母的心意也就这样被“糟蹋”了。我们吃过新颖的饭菜走了,残羹剩饭只待父母去收拾,这一吃就是好几天,有的变味了他们也不舍得扔,这就是我们回家一次制造的“费事”。虽然如此父母还是期望我们常回家。我们就是父母永远的债主。
一顿饭吃的是心意,吃出的是慨叹。
孝道、感恩、爱父母,这样的话题我们时时在提,刻刻在谈,可我们只是把它挂在了嘴边,写成了文字,而实践举动呢?有,我们是在发奋做,可还远远不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父母给予子女的是百分之百,而子女报答父母的总要打些折扣。”想想确实是这样,我们看待父母做不到父母对我们那样细心、无私和容忍。都说爱是轮回的,我们在长大,父母在变老,我们要与父母的主角停止互换,我们不能再一味地讨取父母的爱,他们如今就应享用我们的爱,这份爱不用有多大,也不用有多深,这份爱就在生活地点滴处。只需我们多回家一次,多给父母端一杯水,多打一个问候电话,多做一次家务,少让父母劳累,少让父母担忧,少让父母牵挂,这是多少钱和物都换不来的,这样的孝才真实,这样的爱才贴心,这样的感恩报答才让我们心安。愿我们多一份细心,多一些耐烦,让我们的父母都能在我们爱的掩盖下过幸福的日子——开心肠笑,快乐地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