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好文网 >年工作计划

认识头的教案7篇

通过认真准备详细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和连贯,成功的教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认识头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头的教案7篇

认识头的教案篇1

设计背景

与幼儿一起看电视,发现一个“交通基地游戏活动”,这个活动有很多交通活动标志,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争着说:我见过这个标志;我知道这个是什么标志……根据幼儿的兴趣,我就按教材要求,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交通标志,并了解其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知道交通标志的特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知道交通标志的特征及作用。

活动准备

让幼儿在家搜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教师根据交通标志的分类准备三种颜色的背景。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自己分类张贴展示搜集的安全标志。

2、请幼儿们介绍标志,并说说:“为什么放在不同的地方?”

3、请小朋友观察:交通标志有哪些特征?

4、请小朋友认识每种交通标志的不用作用。

5、相互分享:我们还搜集了哪些标志?

6、延伸活动:通过知道标志有提醒人的作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尝试应用各种标记。

教学反思

幼儿自己搜集资料,这种学习形式已被大家熟识并常常应用在教学当中,但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到他们收集来的材料,而没有引导孩子们关注搜集材料的方法,其实这些方法和途径才是对孩子们今后的自我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这一次活动,我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引导他们提升并整理了这些经验,相信对于他们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认识头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p45——p46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具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

1、在游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游乐园里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数?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两个两个的`数2+2+2+2+2+2=12

四个四个的数4+4+4+4+4=20

三个三个的数3+3+3+3=12

2、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其他学生汇报算式和结果。

可能:椅子:三个三个的数3+3+3=9

气球:一个一个的数1+1+1+1+1=5

……

二、拼摆图形

1、摆图形游戏

你会用小棒摆什么图形?

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摆几棵相同的小树,几把相同的小伞,几间相同的房子,几座相同的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

2、交流汇报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内活动: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计算的算式写在纸上。

(3)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突出矛盾

(1)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说出每个算式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

(2)以板书3+3+3+3+3+3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果有更的3相加,如10个3,100个3,甚至更多,谁愿意来写这个算式呢?

(3)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个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3+3+3+3+3=18为例,教学生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

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在6和3中间写上“x”,“x”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

③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读作:三乘六等于十八。

4、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巩固

1、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 )个( )相加

乘法算式: 或

2、小火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 )个( )相加

乘法算式: 或

3、荡秋千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 )个( )相加

乘法算式: 或

4、游戏

(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戏。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

7+7+7 6+6+6 1+1+1+1+1 9+9+9+9+9

6×3 1×5 9×5 7×3 3×6 5×9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认识头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素物体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2、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了解“左右”的相对性。

3、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2、物质材料准备:小彩旗一面;及时贴小红花、小玩具若干;布娃娃每组一个。

话动过程

1、利用儿歌,引出学习内容。

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前前前,后后后;上上上,下下下;左左左,右右右:咕噜咕噜咕喑咕噜,嘿嘿嘿!

2、玩游戏“找左右好朋友”,复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

请幼儿用左手指挠挠右手心,再用右手指挠挠左手心。

教师提问:在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和左右手一样,也是一对好朋友?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身上一左一右的好朋友。

师幼共同小结:我们身上有很多地方有左右之分。如左肩、右肩、左眼、右眼、左脚、右脚、左耳朵、右耳朵??

3、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背对幼儿,带领幼儿吩别举起左手或右手,并在各自的右手臂上贴上及时贴小红花做标记。

转身与幼儿面对面,请幼儿仔细观察,看看教师的右手和自己右手的方位:是不是在同边?

反复转身并高举右手,请幼儿观察左右的变化。

师幼共同小结:当我背对大家时,彼此左、右方位在同一边;当我们面对面时彼此左、右方位是相反的'。

4、玩游戏“转身再看”,体验左右关系的相对性:

介绍游戏玩法及要求:请全体幼儿面朝一个方向站立,教师把小、彩旗插在幼儿一侧(左边或右边),引导幼儿说出小旗是在左边或右边,教师发出指令“向后转”,听到指令后,幼儿集体转身,教师再引导幼儿观察,小旗与自己的左右位置关系。

带领幼儿游戏,及时指导幼儿区别左右。

师幼共同小结:)当我们向后转身后,物体与我们的左右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左右位置关系交换了。

5、在操作体验活动中,帮助幼儿加深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摆一摆:每组摆放一个布娃娃,请幼儿按数师要求摆放玩具,如摆在娃娃的左边或右边等

找一找:请幼儿两两结对,按教师要求指出朋友相应的身体部位,如指出朋友的左耳朵或摸右手等。

6、请幼儿说一说,教室里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认识头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认识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师: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题图)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角。(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分析: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唤起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新课

(一)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说)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分析: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儿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

(2)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两生)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分析: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此课之前,学生对角的认识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是模糊的、非数学意义的。教师在学生找主题图的角的基础上设计了闭眼想、用手比划,观看课件动态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比较,实现了对角的正确认识。]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课件出示书第42页的第1题。)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

5、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书第42页第2题,指给同桌看看,再抽生上来指。)

6、找生活中的角

(1)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师参与。)

(2)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分析: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理性地找角,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二)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1)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2)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

(3)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分析:皮亚杰曾经指出: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2、做活动角。

(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2)展示两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分析:角的大小比较,顺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所认识之后安排,以学生组装的活动角为学具,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群体互动与教师引导有效整合,并相机指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强化了对角的认识。]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及评析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师也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你是怎么做的?(请一生示范,把边叉开一点,角就可以变大点)再请全班做。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把边合拢一点。)

(4)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

(5)抽一组生说。

(6)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分析: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教学例3: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抽一生说)

(2)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师: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

(3)师:应该怎样画角呢?抽生说说。同时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分析: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一个角)师:如果在这个角里添上一条线,这时变成几个角了?再添上一条线呢?

三、全课总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

评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这两点要求在本课教学中均有体现:

首先,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认识角。本课中,让学生观察校园情景图,从中找出角,抽象出数学问题,当学生初识角之后,我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其次,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要让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我按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找一找、认一认、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认识头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4及练习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分米产生的意义;

2.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提问:我们现在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给这些单位按照大小排排队吗?

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二、活动设计——测量课桌

1.设疑: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谁来估一估?

2.动手操作,测量课桌的长度

(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选择测量的工具及连续量

(2)组织汇报,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测量方法更加简便。

3.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学生观察尺子: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4.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书)

5.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老师们最喜爱的“八佰教育网”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它的一个单位长度。

2.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练习一第5题: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此题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

4.练习一第6题

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涉及到单位之间的转换。

5.练习一第7题是实践活动的另外一种形式。

认识头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活动,感受圆形的物体,理解圆形的主要特征。

2、丰富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

图形饼干 ,有圆形特征的小猪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吃饼干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瞧,这是什么?(饼干)

师:这些饼干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品尝这些饼干吧。

师:饼干好不好吃,饼干长什么样子。

2、观看图片,了解圆形

师:老师除了带来圆圆的`好吃的饼干,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动物朋友呢?看看是谁?(出示图片)

师:我们来仔细认识这个朋友。看看

①他的头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

②他身上还有那些地方是圆形的?

3、师幼讨论圆形特点

师:圆形是什么样子的呢?

4、寻找生活中的圆形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圆形的。我们教室里也有,找一找?!你还见过那些圆形东西呢?说一说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认识头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五官,初步了解五官的主要作用。

2.知道要爱护五官,学习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重点:

认识五官的主要作用。

活动难点:

知道怎样爱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准备:

人手一面小镜子、教学ppt

活动过程:

1、照镜子找五官: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玩照镜子的游戏:

--"你的脸上有什么?它们在哪儿呢?"。

2、向幼儿介绍我们的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告诉幼儿眼、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

3、游戏:找一找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脸上找出来。还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脸上找一找。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一对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4、听口令指五官:

(1)教师即兴说出五官的名称,幼儿用手指点,如:教师说"眼睛",幼儿就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2)教师不断的变换口令,速度不断加快

5、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1)教师告诉幼儿,眼睛、嘴唇、鼻子、耳朵、眉毛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官。

(2)想想说说五官的作用。

--"我们的眼睛有什么用?"(看)"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吃、说)"我们的鼻子有什么用?"(闻、呼吸)"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听)

6.如何保护我们的五官:

(1)请幼儿想想说说:

--"眼睛、耳朵……都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2)教师小结: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把脏东西放到嘴巴里,不把小东西放在口、鼻耳中……

教学反思:

在此教学中,大部分幼儿能迅速地找到五官的位置。对于五官的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但是这个教学活动活动气氛还不够热烈,在表演中,幼儿的团队意识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认识颜色教案5篇

认识笋教案6篇

认识天气教案5篇

认识鹅教案参考6篇

认识鹅教案模板8篇

认识数字1的教案8篇

认识鹅教案6篇

中班认识5教案5篇

认识鹅教案优质6篇

中班认识数字6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122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